首先,需明确出租方擅自解约构成违约。承租方应查看租赁合同,确认违约条款及违约金约定。
可先与出租方协商,要求其继续履行合同或承担违约责任,如支付违约金等。若协商不成,承租方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。
诉讼中,承租方要提供租赁合同、己方按约履行的证据,如租金支付凭证、使用租赁物的记录等,以证明出租方擅自解约的事实。法院会根据双方证据及合同约定,判定出租方违约并要求其承担相应责任,可能包括继续履行合同、赔偿承租方因解约遭受的损失等,损失涵盖直接损失如重新寻找租赁物的费用,以及间接损失如预期经营利润损失等。
首先,需查看租赁合同中关于出租方解约的具体约定及违约责任条款。若出租方擅自解约构成违约,承租方有权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。
违约责任承担方式通常有继续履行合同、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。比如,承租方想继续租赁房屋,可要求出租方继续履行合同。若无法继续履行,出租方应赔偿承租方因此遭受的损失,包括直接损失和预期可得利益损失。
承租方应及时收集并固定出租方擅自解约的相关证据,如解约通知、沟通记录等。然后,可先与出租方协商解决,协商不成,可依据合同约定的争议解决方式,如仲裁或诉讼,向相应机构主张权利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